星辰闪耀,镶嵌夜幕
以天为引,以月为灯
萤萤虫火,燎原之势
绽放光华,照亮前路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
陈菲学姐
来跟着小e一起看看
优秀学姐的风采吧
陈菲,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2019级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连续两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入学以来平均学分绩点与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一,曾获得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员标兵、校优秀学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省级立项2项,参加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课题获重点结题,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国赛铜奖、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国赛二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一等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金奖等国、省、校级各类荣誉奖项40余项,志愿服务时长达207小时,获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优秀志愿者,历任党支部书记、年级学生会主席、年级团总支副书记、院团委实践部副部长等。
Q:学姐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A: 我认为在大学专业课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课后主动地去温故知新,梳理逻辑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考试前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方式来强化记忆,针对一些重难点还可以利用MOOC、b站等平台上的资源来查缺补漏。
Q:关于保研夏令营方面,学姐有什么经验提供给学弟学妹参考吗?
A: 夏令营与预推免相比往往是“严进宽出”,对于绩点、六级、科研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鼓励排名靠前的同学一定要“海投”夏令营,争取拿到保底offer,而对于一些保研边缘的同学则可以在此阶段适当投递,将重心放在提高第六学期的成绩上,等预推免阶段保研名额较为确定后再全力冲刺。
受疫情影响,保研考核多以面试为主,内容基本为:专业课+英语口语+简历面试,部分学校还需要进行论文答辩,因此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准备一篇高质量的实证论文作为参营论文。
Q:请问学姐为什么选择跨保到法学院?
A: 从学科背景来看,本科就读的经管类与法律同属社会科学,两者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比如经济法、税法、民商法等;从职业发展来看,复合的学科背景近年来很受金融与法律行业青睐,金融+法律的复合背景意味着更广的就业方向,未来既可以到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求职,也可以从事律所的非诉业务等,结合自身的兴趣与实际情况,我认为跨保法律对我来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
Q:保研和跨专业都绝非轻而易举,学姐在跨保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 比较大的困难在于本科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面试之前需要自学基础知识并尝试分析一些热点问题,基础薄弱意味着无法从很深入的法理角度分析问题,在得知一起进入复试的同学许多都有辅修法律的经历后,时常觉得压力倍增,只能依赖“朴素的法感情”更多地从情理角度出发回答问题。
Q:请问学姐平衡学生工作和专业学习的时间有什么独家秘笈?
A: 我觉得首先是要做好规划,明确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工作任务,必要的时候适当压缩娱乐时间,完成工作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学习时间;其次我觉得要提高专注能力,最大化利用碎片时间,有时学生工作和专业学习并不是处于两个完全的对立面上,而是相辅相成,正是因为参与学生工作,才让我们更具紧迫感,希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化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我认为无论对待专业学习还是学生工作,都要秉持着“认真细心、勤于思考、积极主动”的态度,在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学业与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
Q:在遇到学习压力大的情况,如何有效调节放松自己?
A: 当压力过载时,往往会出现“想学学不进”、“注意力分散”等情况,从而陷入一种低效学习,这时候我觉得就不要继续死磕书本了,而是应该给大脑放假,才能以更高的效率重新投入学习。和好朋友散散步、吃美食、看一场电影都是不错的选择,相信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另外,我们的压力常常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源自内心对自我的期待,我认为做好预期管理,适当降低期待,尝试悦纳自己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心中的压力。
博学而笃志 切问近思
不忘梦想 不负韶华
我们谨听学姐的经验
也祝陈菲学姐
鹏程万里 勇登高峰
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熠熠发光
(供稿/陈菲 王静宜 黄丽 摄影/陈菲 发稿/徐祯晖)